跳转至

观点认知类


总览:主页

工作实务类:解决问题类——情景模拟类——组织活动类

政府认知类:现象认知类——观点认知类( 你在这里 )

拓展题目类:漫画类——反驳类——排序类——其他(待补充)

额外内容:外在形式流程——观点认知素材积累


侧重综合分析能力的考查,主要围绕着展现 职业取向和价值取向领导讲话、名言警句、谚语俗语 等展开。

这类题往往考察考生的 综合分析能力 ,与公职人员的 职业要求、价值取向 相关的,或者与个人的 人生观、世界观、价值观 相关。

整体回答中,考生要 能够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、能够围绕政府立场去谈理解。

试题感知

  • 题干信息:

    • 一个观点或多个观点
    • 来源
      • 领导人讲话
      • 名人名言(专家)
      • 普通人观点(有人)
  • 问法

    • 一般问法
      • 谈理解
      • 谈看法
      • ……
    • 特殊要求
      • 结合岗位/自身/实际…..

答题思路

1. 是什么

认知精准:

一、解释内涵

二、联系背景(可有可无)——习总书记的讲话背景。

2. 怎么看

态度鲜明:

支持

反对(非常少见)

辩证

3. 为什么(侧重点)

论证充分:

支持:意义

反对:危害

辩证:意义+危害

通过论证来论证自己的认知以及价值观,为此类题目的侧重点。

必须说第一、第二、第三,以明确逻辑。

4. 怎么办(非侧重点)

总结践行:

结合实际

结合自身

结合岗位

答题技巧

怎么看

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的观点及立场。

单观点

支持

专家或无名人士的观点为支持或辩证,通过其符不合符合主流价值观进行判断。

领导人的观点必须持支持态度,但应委婉表述,避免“我支持这个观点”的直白表述。

  • 这句话让我看到了未来的方向,为我未来的工作指明了道路。
  • 这句话对我们以后的工作生活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;
  • 这句话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指明了方向,坚定了信心;
  • 正所谓“大道至简”,这句话看似简单却蕴含着深刻的内涵。它告诉我们……的重要意义。我们作为青年一代,要认识到……是新时代对我们提出的要求;

以上表述对于“无名人士与专家”的观点也同样适用。

反对

很少见,因为观点很少是完全错误的,但也有,例如“机关单位做多错多,因此我们应该少做”。

通过是否符合主流价值观进行判断。

  • 这句话过于偏激,违背了……的要求。
  • 这句话是错误的,与中央……精神相违背。
  • 我认为题目中的观点看上去有些道理,但实际上是一种缺乏长远眼光/缺乏辩证分析的错误观点,具体表现在以下几点。
辩证

专家或无名人士的观点为支持或辩证,通过其符不合符合主流价值观进行判断。

  • 这句话有一定道理,但不够全面。
  • 在审视这句话时,我发现它包含了两面性。正面来看,它强调了……(正确的观点或事实),这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视角;然而,从另一个角度看,它也忽略了……(错误或不足的部分),这可能影响到我们对整个问题的全面理解。
  • 这句话像一把双刃剑,它启发了我们思考……(正确的部分带来的启示),但同时也警示我们要警惕……(错误的部分可能导致的后果),这促使我们更加深入地探讨问题,寻找更加全面和准确的答案。

双/多观点

非此即彼
均支持/均反对
各有道理/辩证统一看待
  • 这两句话各有道理,只是侧重点不同,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。
  • 这两句话表面上是矛盾的,但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,两者是辩证统一,相辅相成的;
  • 这两句话看似对立,实则它们各自揭示了人生态度的不同方面,而真正的智慧在于如何在两者之间找到平衡。

为什么(重点)

讲道理+摆事实

讲道理与摆事实应当是结合使用,切忌空谈道理/堆积例子。例子也应当新颖,不能过于通俗常见。

讲道理
对比论证(正反论证)

只有……才……;如果没有……,那么……。

假设论证

如果……那么……。

引用论证

领导讲话——习语,要求真实

名人名言——专业人士,古诗词,俗人谚语。

政策理论——乡村振兴、区域协调一体化、区域协调发展、中国式现代化、高质量发展等。(很难背,不建议,根据个人理论素养抉择。)

原理效应(较为万能)——马哲原理(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)

  • 辨证唯物主义
    • 物质与意识——(物质决定意识)世界是物质的,具有客观性。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实事求是,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。(意识反作用于物质)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,错误的意识会阻碍事物的发展,因此,我们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。
    • 整体与局部——(整体)整体处于决定地位,部分离不开整体,因此,我们要树立全局观念。(部分)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,但部分制约着整体,我们必须搞好局部,使整体的功能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。
    • 量变与质变——(量变)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和前提,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。因此,我们要重视量的积累。(质变)同时,当量变到一定程度时,我们要抓住机遇,促成质的飞跃。
    • 否定之否定——(扬弃)事物经过两次否定,最终实现扬弃。这告诉我们前途是光明的,道路是迂回曲折的。
    • 内因与外因——(内因)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,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,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。(根据题目要求,题目强调自身条件,则只说前半句话,题目强调外在因素,则只说后半句。)(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,成功是内外因共同结合促成的。)
    • 认知与实践——实践是认识的来源,是认识发展的动力,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。
    • 矛盾——(有与无、来与去,对立统一)矛盾的原理,强调我们要用全面的、联系的、发展的眼光去看待问题。
  • 历史唯物主义
    •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,因此,我们必须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。
  • 马哲原理的使用必须结合题干,不能盲目使用。此外,上面的观点说完之后要简单加以解释一两句话进行扣题,与题目直接关联起来,不能泛泛而谈。

  • 效应

    • 蝴蝶效应——蝴蝶效应告诉我们即使是微小的变化,也会带来重大的影响。告诉我们必须重视局部,重视细节。
    • 手表效应——如果我我们同时拥有两只手表,就会陷入选择困境,因此我们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目标。
    • 竹子效应——扎根很慢,需要四五年的时间,但一旦扎下根来,就会一天生长十几厘米,因此,我们必须重视积累。(量变)
    • 青蛙效应——温水煮青蛙。我们必须要有危机意识,忧患意识。
    • 鲶鱼效应——想让沙丁鱼保持活力,就要放一条鲶鱼追逐它们。因此,我们应当重视竞争带来的正面积极影响,要有竞争意识。
  • 摆事实

    • 讲1-2个例子
    • 转岗专项:人物楷模
    • 题目中说话的人的其他例子。
    • 若题干中有要求“结合自身经历”,则可以举自身的例子,可以编造,但不要编造需要证书证明的例子之类的。

怎么办

不用像现象认知类谈过多的对策,三四句话引出结尾即可。如果题目是较为偏向鸡汤、观点,则较少结合实际,更多采用结合自身的方法。

结合实际

偏现象类的观点题(既要金山银山、又要绿水青山)需要结合实际谈如何落实。

结合自身

自身是党员和新时代的新青年。(不要说应届毕业生了)主要谈践行——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新青年,在之后的工作中我也应当坚持从小事做起。

结合岗位

如果有幸成为一名……(自身报考职位,税务工作者,公安干警)/对于一名……人员来说(税务工作者、公安干警),也应该……(践行具体内容)如果参与统考的话,就不要结合岗位了,会有泄密作弊嫌疑

答题框架

一、解释内涵(是什么)+表态(怎么看)

二、答意义、进行论证,用第一,第二,第三的连接词。(为什么)

  • 第一:分论点一/意义一+讲道理+摆事实。
    • 讲道理:对比论证(只有、才,如果没有、就)、假设论证(如果那么)、引用论证(领导讲话、名人名言、政策文件、原理效应)
    • 摆事实:举例子。
  • 第二:分论点二/意义二+讲道理+摆事实。
  • 第三:分论点三/意义三+讲道理+摆事实。

分论点来源 ——一、题干比较长,通过拆分关键词、句的方式拆分出分论点进行分别论证,当题目中较长的前后两句三句的意思有所不同,就可以拆分,拆完之后应当不要过多改编,原封不动作为分论点使用。二、题干比较短,不能进行拆分,则通过个人、社会、国家、民族等主体去寻找意义,将意义作为分论点。(主体法,同样要注意不能出现”对xx来说“的表述) 三、双/多观点,拆分观点,把每个观点作为分论点,拆完以后的词应当遵从原词,不要过多改编,直接作为分论点使用。

讲道理 ——对比论证、假设论证、引用论证可以在三个分论点当中调着用,换着用。

摆事实 ——整篇答案中有一条即可,不要太多也尽量至少有一个。

三、如何落实(怎么办)

理论专项p141例题:2022年12月31日习近平主席在2023年新年贺词中说道:”只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、滴水穿石的毅力,脚踏实地,埋头苦干,积跬步以至千里,就一定能够把宏伟目标变为美好现实。“请问你怎么理解这句话?

新年贺词,对过去工作进行简短总结,对来年的工作进行展望。

分论点——迎难而上;坚持不懈;要实干苦干;积累坚持。

第一:我们要有愚公移山的志气,讲道理+摆事实+回扣

第二:我们要有滴水穿石的毅力,讲道理+摆事实+回扣

第三:我们要脚踏实地,埋头苦干,讲道理+摆事实+回扣

因为这个题是鸡汤类、观点类,并非现实工作类,因此最后落实部分不选择结合实际和结合工作,选择结合自身即可。

标准答案:

习近平主席的新年贺词

理论专项p141例题:习近平总书记在2024年新年贺词中说到:“我们的目标很宏伟,也很朴素,归根结底就是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。“对此,谈谈你的看法。

以人为本,政府工作要以群众为重点。

拆不了分论点,便用主体法分析(意义)——以人为本,可以提升人民群众生活的幸福感、归属感。以人为本可以实现社会稳定;以人为本,可以促进国家各项工作的发展和落实,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展。

以人为本,说明政府时刻将人民利益放在第一位,满足群众利益。

理论专项p142例题:有人说,命运就像手掌的纹路,掌握在自己的手中;也有人说,命运是难以预料的,应该顺其自然。请谈谈你的看法。

前者,发挥主观能动性;后者,遵循客观规律。这两个观点是辩证统一的。

有人说,我们要把命运自己的手中,这告诉我们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行,而又有人说命运应当顺其自然,这也告诉我们在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注意自然规律。因此我们应当对这两个观点辩证看待。


最后更新: April 9, 2025 19:25:22

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