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象认知类¶
总览:主页
政府认知类:现象认知类( 你在这里 )——观点认知类
侧重综合分析能力的考察,主要围绕着 政府政策的行为 ,以及社会各领域内的 现象和热点话题 来展开。
试题感知(精准审题)¶
- 关键信息
- 热点社会事件、热点现象
- 如果题干中出现了“某个人”,那么我们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,由点到面。
- 政府行为、政府政策……
- 中央政府、地方政府
- 中央政府号召力更强,地方政府响应并落实中央政府的政策
- 中央政府不会出错,出台政策一般是好的,但地方政府出台的政策可能是坏的,过于强制性的。
- 热点社会事件、热点现象
- 问法
- 你怎么看、谈谈你的看法、谈谈这项政策的背景和意义……
- “你” 并不是 考生自己 ,而是一个代表着政府、中央、主流价值观的政府工作人员。例如“对于三胎政策,你支持还是反对还是辩证?”“我支持。”
- 你怎么看、谈谈你的看法、谈谈这项政策的背景和意义……
评分要素¶
- 透过现象看到本质,能表达自己的态度(在开头直接明确的表达“自己”的态度)——是什么+怎么看
- 多角度看待问题。——为什么
- 能提出合理建议,积极解决问题。——怎么办
- 体现政府立场或正确的价值观
答题思路¶
与工作实务类不同,在现象认知类里,以下四条里,“是什么”如果真的答不出来,卡顿,可以不答,直接进入“怎么看”表态。
是什么¶
- 认知精准
- 本质法(退一步考虑现象背后的原)
- 现象可以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,找导致这个现象的原因,只需要找一个原因即可。
- 大学生当网红、创业卖包子-〉就业难,中国式过马路-〉公民安全意识淡薄
- 可结合情感/名言,但不推荐,也并非亮点。
- 背景法(需要我们对社会、大政策稍有了解,考虑社会大背景)
- 社会背景。
- 政策背景。
- 大学生就业难-〉大环境不好,中国式过马路-〉急功近利(常用)、浮躁、快节奏的社会环境,大学生当网红、创业卖包子-〉就业多元化的社会环境
- 本质法与背景法有时候会有交叉,例如大学生当网红这个例子,还有网约车,原因与背景都是互联网高度发展。
- 本质法(退一步考虑现象背后的原)
例题:现在吃喝浪费越来越严重,对于这种舌尖上的浪费现象,你怎么看?
中国改革开放以来,取得了伟大的成就,但是现在社会上吃喝浪费越来越严重, 不仅浪费粮食、浪费金钱,而且是在浪费资源,这将违背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,也体现出国人的道德滑坡, 这种“舌尖上的浪费”触目惊心,令人痛心,是值得我们深思并杜绝的。
怎么看¶
- 态度鲜明——支持,反对,辩证
- 判断标准
- 正面
- 符合党纪国法
- 符合公序良俗(符合主流价值观)
- 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
- 负面
- 违反党纪国法
- 违反公序良俗
- 违背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
- 辩证
- 新生事物(技术时代下的产物)
- 地方政府行为(一般来说都是辩证的)
- 具有争议性的(题目很复杂,难以判断)
- 正面
- 规范表达,语言表达方式
- 支持
- 值得提倡,值得期待,为其点赞,令人欣喜,深表赞同,要大力推广、坚决予以落实……
- 反对
- 要引起反思,引起警醒,为我们敲了警钟,要严厉禁止、令行禁止……
- 辩证
- 要理性/全面/客观/包容审慎看待;初衷是好的,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;是好是坏需要通过时间来检验;是好是坏需要把握好“度”;有其合理性,但也存在其局限性/但也存在不足……
- 答题时不建议出现“辩证”这个词
- “包容审慎”这个词通常用于新生事物
- “初衷是好的”通常用于地方政府的行为
- “是好是坏……”这两条表态不太明显,可以和前面两条连用
- 支持
- 判断标准
为什么¶
- 分析充分
怎么办¶
- 对策可行
- 对症下药——针对原因提对策
答完之后可以不总结,答完对策直接说“以上就是我的看法,考生答题完毕。”,除非确实有想法。
反对-负面类¶
- 为什么
- 仅危害(实在是找不到原因时)
- 仅原因(实在是找不到危害时)
- 危害+原因(尽量说这个)
- 避免使用“危害如下,原因如下几点”而显得模版化,像在填充,使用“如果xxx,会有xx的危害”之类的自然语言推进话题。
- 谈论危害时,可以不作展开,只谈论有什么危害,但原因需要稍作展开,考虑具体原因
- 谈论原因时,可以避免使用“第一、第二、第三”这样的表述,而采用“比如说,还有,再者”等。
- 怎么办(对策)
- 必须展开谈论
- 两到四条即可
- 与原因相对应,将原因反过来即可。
- 做什么-怎么做
- *宣传不到位-加强宣传-如何加强宣传
- *监管不到位-加强监管-如何加强监管
例题大学要求毕业生要有实习经历才能毕业,但大学生找不到愿意接受大学生实习的企业。此外,大学生考公考编考研没有时间去实习,被逼无奈,在网上花钱找商家编造虚假实习经历,盖假章。对此,你怎么看?
待补充,以及ppt里的开头有复述问题的嫌疑,应避免。
正面类¶
- 为什么
- 意义+原因
- 意义+落实中可能遇到的问题+针对问题提对策(我们应该会理性的看到在落实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,比如说……)
- 怎么办
- 推广,落实,完善。
- 针对问题提对策问题提对策。(好上加好)
例题:随着新职业、新业态发展,越来越多的外卖小哥、快递小哥、网约车司机等参与到国家政策宣传、社会治理过程中。对此现象,你怎么看?
本质:主人翁意识
背景:当前我们国家正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政治格局。
意义:有助于政策普及、提高监管覆盖率、解决问题
问题:政策解读偏颇、自身存在安全隐患、缺少积极性
对策:加强政策解读培训,加强自我安全保护意识,表彰或积分换奖品
辩证类¶
答法:
- 意义+危害+对策
- 意义+危害+原因+对策
- 意义+危害+已存在的问题+对策
- 要是仅找到了对策,可以由对策反推原因和问题。
例题:现在AI越来越发达了,很多学生利用AI完成作业。有人认为AI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成作业可以减轻家长的负担;但是也有人认为会让学生产生依赖,导致滥用,不利于他们的学习。请谈谈你的看法。
一个现象+两个观点的题目,不看观点,只看现象来判断应该有的态度。
是什么:
- 本质法:AI逐渐智能化。
- 背景法:当下,随着科技的高速发展,人工智能高度发达,
怎么看:
对此,我们要包容审慎地去看待。
为什么+怎么办:
- 意义:减轻辅导压力/节约辅导时间/拓宽学习渠道。
- 危害:过度依赖导致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,有抄袭嫌疑。
- 原因:学校教育、引导不足;家长没有做好监督工作;媒体宣传不足;技术门槛低
- 对策:学校加强教育、引导工作;家长在工作之余检查好作业,做好监督工作;媒体加强宣传,引导群众看到危害和问题;提高AI使用门槛,加强技术研发,加入识别系统。
是什么 | 怎么看 | 为什么 | 怎么办 |
---|---|---|---|
本质法、背景法 | 支持 | 意义+落实中的问题 | 对策 |
本质法、背景法 | 反对 | 危害+原因 | 对策 |
本质法、背景法 | 辩证 | 意义+危害 | 对策 |
本质法、背景法 | 辩证 | 意义+危害+原因 | 对策 |
本质法、背景法 | 辩证 | 意义+危害+已存在的问题 | 对策 |
答题技巧¶
主体法¶
一,可以用于分析意义、危害、原因、问题。
二,主体分类:
- 直接主体:题目作答任务中直接出现的主体
- 宏观:国家、社会
- 国家:政策方针、法律法规
- 社会:社会风气(急功近利、浮躁)
- 中观:地方政府及各部分、企业、各类社团组织、平台、学校等
- 微观:家庭、个人
- 宏观:国家、社会
- 相关主体:与题目话题有关联的主体。
例题:就业难的原因
- 宏观:
- 国家:扩招政策导致人才太多;延迟退休政策
- 社会:经济放缓;功利心(就业结构性失衡)
- 中观:
- 学校:人才培养模式、专业滞后
- 企业:前景不稳定,歧视
- 微观:
- 个人:社会实践不足
- 家庭:就业观念滞后
三,主体法是一种帮助拓展思路的工具,而非答案要点,不能“对于国家而说、对于个人而言”等这样的表述。
例题:当前各种短视频APP
是什么:网络经济的蓬勃发展,知识产权侵犯问题也接踵而来。
怎么看:抵制
为什么:
- 危害
- 宏观
- 国家:挑战国家法律法规,不利于平台的法律法规的落实
- 社会:功利心,急功近利,
- 中观
- 视频平台:不利于平台的健康发展
- 微观
- 个人:
- 我:功利性
- 创作者:自我保护意识
- 个人:
- 宏观
- 原因:社会急功近利的风气与环境,也与平台监管缺失、监管不到位有关,原创者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淡薄
- 对策:媒体加强宣传;平台加强监管、老百姓用户举报监管;短视频发放时加水印等。
维度法¶
一、用于分析问题原因
二、思、政、金、技、人、法、监、宣——思想观念、政策、资金、技术、人才、法律法规、监督管理、宣传教育
- 思(思想观念)
- 适用情况:题干中出现负面行为——原因是xxx意识淡薄,缺乏xxx意识。
- *制假售假——缺乏法制意识诚信意识,乱丢垃圾——缺乏环保意识。
- 对策(对群众思想问题的对策):
- 国家加大宣传教育(柔):通过xxx方式宣传xxx内容,以提升xxx意识。(借用组织活动类的答法说一两句即可,例如,*通过开展法治课堂的方式……“
- 建立健全奖惩机制(刚):对于符合xxx规定的行为要进行奖励,给予其精神表彰、荣誉奖励。对于违反xxx规定的行为,本着首违不罚(指罚款)的原则进行教育批评引导。
- 对策(对企业思想问题的对策)(多是缺乏诚信经营的意识或理念):
- 加大宣传力度:法律进企业,定期进企业召开宣讲会、号召企业签署承诺书等方式,宣传xxx内容,提升xxx意识或理念。
- 建立健全奖惩机制:减税福利,批评教育整改。对于好评度高的、社会认可的、优秀的企业提供税收优惠支持政策,进行税收优惠政策支持,并将其sh树立为行业标杆。对于问题企业,对其进行批评教育,责令其限期整改,停业整顿。
- 对策(地方政府工作人员的对策)(多是不作为,懒政,怠政,滥作为,缺乏服务意识)
- 加强思想教育:定期召开党课、开展主题交流学习会等方式,学习党的思想理论,先进人物的事迹及精神,提升政府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。
- 建立健全、完善考核机制:将xxx纳入考核制度,细化考核细则。
- 适用情况:题干中出现负面行为——原因是xxx意识淡薄,缺乏xxx意识。
- 政(政策方针)(新生事物除外。不要有事没事往这方面扯,避免给考官带来指点江山的感觉)
- 适用情况:新生事物
- 对策(政策不完善-》完善政策):
- 政府倾听民意:政府多走访基层,倾听民意,了解群众呼声,同时邀请专家进行科学论证,以保证政策的科学有效性。
- 金(资金投入)
- 对策(缺乏资金):
- 加大资金投入和扶持:结合实际需要进行财政补贴,加大财政倾斜力度。提供专项资金采购专项(垃圾分类桶)资金。
- 对策(缺乏资金):
- 技(技术投入)
- 对策(缺乏技术,技术有待升级):
- 加大技术扶持,加大技术研发:
- 引进(你没有、他有)培养(都没有)、投入(你没有、我有)xxx方面的技能人才,并通过采取技术入股分红的方式提升技术研发的积极性。
- 如果是基层农村,则把上面那条替换为——落实科技特派员的政策
- 加大技术扶持,加大技术研发:
- 对策(缺乏技术,技术有待升级):
- 人(人力人才)
- 适用情况:缺人
- 对策(缺乏人才):
- 投入、引进人才:加大对人才的项目扶持力度(钱景),畅通人才的晋升渠道、晋升通道(前景),做好人才的后续服务,如解决配偶就业、子女就学及住房保障等问题,以引进xxx方面人才。
- 法(法律法规)
- 对策(惩罚力度低、违法成本低):
- 提高、加大惩罚力度:将xxx纳入法律法规/地方性法规之中,加大对xxx的惩罚力度,比如说吊销营业执照,罚款,xxx等,提高违法成本。
- 对策(惩罚力度低、违法成本低):
- 监(监督管理)
- 对策(监管不到位):
- 加强监管,加大监管力度:
- 管理(管理指自上而下):成立专门的管理部门,派专人对xxx的事进行管理。
- 监督(群众、媒体):拓宽监督举报渠道,让群众和媒体进行监督。
- 加强监管,加大监管力度:
- 对策(监管不到位):
- 宣(宣传)
- 对策(缺乏宣传):
- 加强宣传:横幅、展板、媒体等,参考宣传类问题。
- 对策(缺乏宣传):
三、让以上八点扣题,让这些内容具体化。此外,这八个词也是工具,不能直接用,必须避免”从xxx角度来说“的说法。
维度法和主体法可以结合使用,也可以单独使用
切片法¶
一、严格适用范围:题干中有多个并列词或有多个并列事件
- 把”并列关键词“进行切片
- 把题干中出现的”多事件”进行切片
- 分别找意义,找危害,问题,原因。
例题:近几年,各地提倡...
- ”不想说“的危害:不能了解餐饮企业的难处与问题
- ”不敢说“的危害:不能提高责任意识
- ”不会说“的危害:不能了解餐饮企业的难处与问题
-
导致政府不能落实政策。
-
”不想说“的原因:思想意识欠缺。
- ”不敢说“的原因:害怕得罪消费者、政府
- ”不会说“的原因:没有这方面的经验,方式方法不得当。